“平安天使”牵手“白衣天使”象山多管齐下打造“平安医院”本报记者 陈锦 通讯员 励日耐
今年4月初,象山县村民陈某到象山某医院治疗。在输液过程中,护士不慎伤到了陈某的左手桡神经,导致陈某的左手食指出现疼痛、麻木等症状。此后,陈某不间断地在该医院免费治疗了3个月,但其左手食指仍感麻木。 陈某的亲属认为,医院应该对此负全部责任,要求医院赔偿误工费等15000元。院方承认门诊护士存在一定过错,可以适当赔偿误工费,但双方在赔偿的数额上无法达成一致。不久,陈某的亲属就带来一些朋友,气冲冲地赶到医院并扬言:“如不答应我们的要求,我们就……” 获得这个信息后,象山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。经过调解人员的耐心劝解,陈某的亲属现场答应接受调解。最终双方都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。 类似这样的医疗纠纷,该县的医疗纠纷调委会已经成功调解了多起。在象山,如果医疗纠纷调解不成功的,还可以由县人民法院设立的医疗纠纷巡回法庭受理。 怎样将“不定时炸弹”及时排除。象山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金红旗,副县长王安静带着问题多次深入调研,并到现场指导创建工作。 去年7月份,象山县成立了由综治、卫生、公安、城管、安监、食品药品监督等多个部门组成的“平安医院”创建领导小组,并设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。 除了及时处理医疗纠纷外,医院内的治安安全、医疗服务质量、安全生产也是“平安医院”创建的重要内容。象山县公安局在医院设立了警务室,加大查处和打击严重影响医疗秩序、病人以及家属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,预防和处置因医疗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。在医疗服务质量上,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。在安全生产上,各医疗机构加强了对重点部位的管理,以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。现在,象山县的行医环境、就医环境和医疗机构的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。 “医患纠纷就像一枚‘不定时炸弹’,现在,我们县医疗纠纷明显减少,今年上半年同比减少了66.7%,没有发生因医疗纠纷引发患者与家属集体上访事件。”介绍起当地通过“平安医院”建设减少和化解医患纠纷的经验,象山县“平安医院”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、政法委副书记干维岳十分自豪。 |